BMC Nursing
—— / ——
投稿-录用
12个月
投稿-拒稿
— —
录用-见刊
— —
版面费
¥ -- / 篇
审稿费
¥ -- / 篇
稿酬
¥ -- / 篇
更多信息
ISSN ——
主办单位 ——
编辑部TEL ——
编辑部邮箱 ——
投稿方式 ——
投稿地址 ——
官网 ——
知网 ——
其他 ——
点评 3 条
最新
最热
匿名用户
投稿人
12个月录用
从投稿到录用,将近一年;当中找审稿人花了八个月的时间。 遇到了一个很抠细节的审稿人,所幸可以沟通,最终说服了审稿人,被录用了。 这年头审稿人真的很难找。
2025-03-22 09:14
0 回复(0)
1d35b236
投稿时间:2月 录用时间:4月 从投稿到录用共两个月零几天! 内部编辑:分配的内部编辑对投稿人态度很好。 技术审查的时候,需要修改的事项说的很明白。 学术编辑:心软编辑在线给机会。 一个审稿人质疑研究样本,另一个人认为我应该用更高级方法分析这批数据的情况下,学术编辑给了机会表示:require substantial revisions. 审稿人:运气很不错,两位审稿人也很好。 两位审稿人在第一次外审的时候很快接受了审稿,并且一周内给出意见。审稿人有些意见直指文章的核心;有些则是我没写明白他们产生了些困惑。 第二次外审两位审稿人都认可了修改,这是意料之外的,我原本以为拒绝了他们的意见会让审稿人不开心。 总而言之,感谢他们给了机会,让我不用再担心是否能达到毕业条件的问题。也感谢他们让我这篇文章展示给更多同行,对我这种科研新人来说是一种高度的肯定。
2024-04-23 15:31
0 回复(0)
学术垃圾制造机器
审稿专家
护理学一区期刊,SCI与SSCI双检索。我在2021年有幸当过一次该期刊审稿人,审的文章是关于新冠疫情背景下一线医护人员的心理问题,用的质性研究方法。说实话,写的是比较烂的,能进外审估计也是编辑觉得选题比较有热度(那两年跟新冠相关话题的文章都好发),然后我读了好几遍,本着将心比心的原则,尽我所能给作者提了一些修改建议,并给了大修。其实,我表达的特别委婉了……那篇文章感觉像是初学者写的,无论是立意、逻辑、数据都很一般,顶多投个四区期刊的那种。但是我也知道我当年也是这么过来的,换位思考一下,就还是鼓励和引导着他来改文章。有些硬伤确实没办法,比如他用访谈法收数据,但是只有自己一个人进行编码,这肯定是不行的呀,包括另一位外审意见我也看了,其中一条也提到这个问题( Grounded theory is mentioned and is appropriate but there is no mention of the analytic approach, nor how rigor was met. Was there more than one coder or just one? One might be more at risk of bias. Certainly the use of quotes is important and done well.)所以,我也替这位朋友为难的,基本要重做研究……后来事实证明,他确实改不了……后来没再收到任何返修消息,应该是弃稿了
2023-01-30 15:52
0 回复(0)
点评
记录
收藏
解锁
纠错
END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