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SCIE
地球科学 / 环境科学
投稿-录用
— —
投稿-拒稿
不足一个月
录用-见刊
不足一个月
版面费
¥ 13500 / 篇
审稿费
¥ 0 / 篇
稿酬
¥ 0 / 篇
更多信息
ISSN 0048-9697
主办单位 ——
编辑部TEL ——
编辑部邮箱 ——
投稿方式 ——
投稿地址 ——
知网 ——
其他 ——
点评 19 条
最新
最热
匿名用户
投稿人
3个月录用
2022.11.25 投稿 2022.11.26 With Editor接着Under Review 2022.12.20 Required Reviews Completed 2022.12.31 Required Reviews Completed 2023.1.2 Required Reviews Completed 2023.1.3 Major revision (给了4个星期,2.2截稿) 2023.2.1 ddl 返回修改稿(状态直接变为With Editor),阳+过年,好多天没动笔(就完成了一个审稿人的意见),想申请延期一个星期来着,最后没回应,就两三天通宵熬夜弄完了(剩余三个审稿人的意见),意见比较多,一共五十条左右,审稿专家非常认真,没有空格都指了出来,基本重新写了一遍,文章的内容有了质的提高。 2023.2.2 Uder Review 2023.2.12 Required Reviews Completed(时间真的快,十天就返修审稿完了,期待一下结果) 2023.2.21 Under Consideration (没想到另一个审稿人又拖了10天才交,等的真艰苦) 2023.2.22 Accept 感谢编辑,感谢四位审稿人的建设性的意见,感谢STOTEN给的这次机会,这篇论文真的是太重要了,速度也超棒的,这次国奖应该可以稳了,当收到录用通知的那一刻,悬着的心也终于放了下来,这也是第二篇中科院1区的文章,今后再接再厉继续加油。最后还想说一下,这期刊发文量确实大,但也不见得是水,每个审稿人都及其负责,作为一名社科人真不容易,在以自科为主的期刊上发一篇文章。
2023-02-22 23:54
6 回复(4)
匿名用户
该期刊以其对学术严谨性和跨学科研究的重视而著称,要求作者在投稿时明确指出其研究涉及五大圈层中的哪两个或更多圈层,强调了文章的多学科融合特点。这种要求促使作者深入思考其研究在不同领域间的联系和影响,从而提升了论文的深度和广度。然而,该期刊的稿件来源相当广泛,涵盖了多个学科和领域,这导致了稿件质量参差不齐。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来自中国作者的稿件数量庞大,这可能会对其他地区的作者造成一定的竞争压力。鉴于此,一些学者可能会考虑其他更适合其研究领域的期刊。尽管如此,该期刊的审稿过程相对高效,通常在一个月内就能得到五位专家的审稿意见。虽然根据这些反馈进行修改可能会相当耗时和费力,但这个过程对于提高论文质量是非常有益的。总的来说,该期刊为那些愿意接受挑战和改进自己工作的作者提供了一个展示其研究成果的优质平台。
2024-10-08 21:07
0 回复(0)
匿名用户
投稿人
不足一个月拒稿
一周被拒,很快,很迅速。
2024-08-13 12:00
0 回复(0)
匿名用户
投稿人
环境治理方向的社科文章 1.14投稿 1.15with editor 1.21拒稿+转投(转投heylion可以直接进入外审,但太贵了就没选择) 期刊转型,不咋收实证类的文章了
2024-02-01 10:30
1 回复(0)
匿名用户
投稿人
6个月录用
2023年人文社科类减少,更偏向自科类文章
2023-11-17 21:20
0 回复(0)
匿名用户
投稿人
不足一个月拒稿
五天,说是与期刊目标不合适。建议转投,给了转投建议,整个过程处理都很迅速,状态两天就有变化更新。处理速度很快,不耽误事,还挺好。
2023-10-24 11:11
0 回复(0)
匿名用户
投稿人
处理很迅速,两天with editor,再一天后Under Consideration,看了下大家的经历,直接到这一步了,估计不会under review,有一点点心碎,等到后续,孩子要毕业求求送外审吧
2023-10-22 11:53
0 回复(13)
匿名用户
投稿人
不足一个月拒稿
今年上半年投稿过两次,都被拒绝了,应该是文章接受量还是很大的。审稿速度很快,不耽误事儿。
2023-10-19 17:51
0 回复(0)
4d7cc0aa
审稿速度比较快,一个星期内拒稿。总体来看,社科内的环境接受概率越来越小,期刊更倾向于接受工科类的环境文章。
2023-07-29 18:19
1 回复(0)
匿名用户
投稿人
3个月录用
这篇文章之前先后投过三四次,到最后感觉没啥希望才试了试STOTEN,提交稿件第二天就with author了,with author大概十天就under review了,一审大概两个多月一点,5月22给了大修的决定,我是6月11就提交了返修稿,with author 两天,under review 三天然后就RRC了,RRC十天多一点就接受了,第一篇SCI一区文章,对于结果很激动,也感叹于编辑部在整个审稿流程中的审稿效率,两个审稿老师的审稿意见很是详细(两个老师大大小小近40条修修改意见),由于比较重视,每条意见我都是点对点修改回复的(这个应该比较重要)。 网上说平均审稿周期两个月左右,我的三个多月一点,但也是很满足了,效率很高,审稿一点都不水。
2023-06-26 10:41
2 回复(3)

未登录暂无法查看更多

  • 1
  • 2
点评
记录
收藏
解锁
纠错
END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